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25日讯(记者 黄捷 韩喆)在台州黄岩九峰路,有一家特殊的小店——“爱心驿站”,这是一个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公益站点。它的创办者任春红是一位52岁的残疾人,她用残疾的身体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帮助别人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1962年,任春红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2岁时,右腿因患小儿麻痹症致瘸。因为身体残疾,她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健全人无法想象的辛酸遭遇。 上世纪90年代,由于企业倒闭,任春红成了一名下岗工人。为了生计,她当过临时工,摆过地摊。1998年,她在九峰路上租住了一块空地,在不足十平米的铁板房里,经营起一家小小的书店。在被书籍包围的日子里,任春红意识到,许多残疾人之所以精神痛苦,最大的原因在于无法接受现实。自己弄明白了,可怎样帮助他人?想到这里,任春红开启了她的“心灵治疗”之旅。 战胜自己 没有专业技术的她二个月通过考试 2004年上半年,毫无专业知识的任春红,凭着一片热心,勇敢地向黄岩残联理事长提出开通残疾人心理健康热线,为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提供一个能掏心窝子说话的地方。 “这是很专业的活儿,你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吗?” “没有。” “你有专业技术吗?” “没有。” 短短的几句话把任春红问住了。 “当一名心理咨询师可以说是重新激起了我心里的梦想。当时我心里想,既然这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那我就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办到。要想让别人摆脱自己是残疾人的自卑心理,首先自己就要战胜自己,没证那我就去考。”任春红笑着对记者说。 报名距离考试时间只有2个多月,那时候每周五晚上,关了书店的任春红就要从黄岩赶往杭州学习,周日返回黄岩,继续看店,乐此不疲。就这样,任春红边上实践课,边恶补理论课知识,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带着这样一股“倔强”气,2个月后,她顺利通过考试。 十四年的风雨 上百人的心灵获得重生 2004年的秋天,任春红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在黄岩区残联的支持下,她用自己店里的电话开通了首条残疾朋友心理健康服务,而这一晃儿就是14年。 “许多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当事人和他身边的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没能及时引导,才变得严重。”任春红感叹。 在众多的残疾人中,让任春红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脑瘫姑娘,她叫小毛。在遇到任春红前,小毛几乎不跟陌生人说话。“抑郁、迷茫、绝望、愤怒,无法认同自己,看不到未来。”说起从前小毛的状态,任春红记忆犹新,“总是埋怨老天不公平,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和任春红对话后,小毛打开心门,大胆地走出去。她首先报考了自考心理健康教育专科。考出来后,主动上网寻找心理咨询师同行,一起学习、成长。2012年上半年,她和志同道合的心理咨询师一起,在网上创建了公益性的桃园心理学院,也给网友做起了咨询工作。 吃、穿、住都不愁 任春红心里有了新的梦想 在2010年之前,任春红不管给谁做心理治疗,从没收过一分钱。有一天,一位客人坚持要给她治疗费,并称“你不收下,我一辈子都欠你人情。”话说到这份上,任春红只好“羞答答”地收下。 在朋友圈内名气大了,要求付费的客人越多,她就制定收费标准,多给不收,但是对贫困学生、贫困外来民工、残疾人,坚决不收费。每年任春红自费到外地参加进修课,咨询治疗收入基本都用在了学习上。 2012年底,她把书店改成“爱心驿站”,协助黄岩区残联成立心理志愿者团队。她说,她的梦想是更多有爱心的心理咨询师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 浙江省最美残疾人、台州市自强模范、优秀社会工作者……任春红获得过多项荣誉,她的心理辅导机构也被省心理协会评为首批AAA机构。无论是社区、学校还是有关部门,只要让任春红去做公益活动,她都努力排出时间与团队成员一起去做。“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为这个社会做点事,让此生有点意义。”任春红对记者说。 “助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自己的过程。”任春红发现,自己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好,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她对物质要求不高,儿子也很独立。她想,现在吃、穿、住不愁,完全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她决定关掉书店,把心理咨询工作真正当成一项人生事业来做。2012年国庆节,她把书店改成“爱心驿站”,心理治疗时间从晚上改成白天,每次外出学习,也不用麻烦亲友看店。 “希望每一个心理困惑和自我封闭的人,都找到出口。”任春红正在努力联络更多的同行,组成更强大的团队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编辑:黄茜
“最美残疾人”任春红:让心灵照进阳光的“知心大姐”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25日讯(记者 黄捷 韩喆)在台州黄岩九峰路,有一家特殊的小店——“爱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kepu/17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