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资讯

我国海洋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次数增加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全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较上年减少...…

我国海洋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次数增加

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全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较上年减少,但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次数呈上升趋势,赤潮多发区主要集中在东海及渤海海域。

2004年国家海洋局将我国近岸的15个重点生态敏感区增设为赤潮监控区,从整体上扩大了赤潮的监控范围。全年共发现赤潮96次,比2003年减少约19%;赤潮累计发生面积约26630平方公里,较2003年增加约83%。全海域共发生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34次,其中500平方公里以上的赤潮16次,接近或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10次。大面积赤潮集中在渤海、长江口外和浙江沿海。

2004年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20余次,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主要有毒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棕囊藻等。

2005年2月22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zixun/12321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