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物样品和管状蠕虫
中国海洋报讯 近日,正在执行中国大洋第22航次第6航段科学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船,在东太平洋洋脊南纬3.1°附近发现了热液硫化物区,并成功取得热液硫化物样品。这是我国首次、也是有文献报道以来世界首次在这段洋脊中发现热液硫化物区。
“大洋一号”船自7月6日从巴拿马出发,7月13日顺利抵达作业区。7月28日,在东太平洋洋脊南纬3.1°附近2900米深的大洋深处,电视抓斗在两个站位成功取得了总计400多公斤的热液硫化物样品,并捕获6条管状蠕虫幼体。取得样品的两个站位大致沿东西向分布,间隔约200米,分别代表了死亡很久和刚死亡的热液硫化物区。这片热液硫化物区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且对研究热液活动的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到目前为止,本航次已完成前6个航段的科学考察任务,先后在印度洋、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开展了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生物基因资源调查及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工作,历时230天。按计划,“大洋一号”船将于8月5日停靠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港,进行人员轮换和补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