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本市开展了碧水蓝天工程,采取增殖放流、伏季休渔、安置人工渔礁等一系列措施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计划”,最大限度地休渔养海,使天津海域的渔业资源实现了良性循环,品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适宜珍稀水产生长的自然条件逐渐具备。3年来累计放流中国对虾6.3亿尾,由于水温、盐分适宜,饵料充足,虾苗成长迅速,久违的中国对虾虾汛得以重现渤海湾。目前,天津海域的中国对虾年产量已从5年前不足100公斤上升到42.5吨。而且如今捕捞到的中国对虾普遍个大味美,每只虾基本上都能有13厘米长,最大的个头能超过16厘米。可推断出,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对虾是由放流的虾苗发育而成的。
据介绍,今年以来,本市已实施了14次不同程度的增殖放流,除了中国对虾之外,还放流了梭子蟹、梭鱼、海蜇、半骨舌鳎等水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