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高加夫说,以前曾有渔业专家认为东营不具备养殖海参的条件,但东营市经过努力,组织专家研究该课题,2004年试养海参成功。起初,因为海参愿意呆在礁石里,但东营是泥质海域,需要用石头造礁,养殖成本较高。后来经过不断摸索,改用遮阳网,养殖成本逐渐降下来。从2008 年开始,这里大规模进行海参养殖。 2009年,我们组织当地48户渔民组成 小岛河海珍品养殖合作社 入住示范区,进行海参池塘开发。经过一年的建设,完成了36个海参池塘的建设,并于2010年放苗投产。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给予了技术支持及规划指导,并按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了补助,缓解了海参池塘建设成本一次性投入过大的难题。 高加夫介绍说。
2011年,这个合作社的30个养殖池第一批海参产出, 每个池子有100亩,能产8000公斤海参,一个池子的毛利就能达到160多万元。现在的海参池已经成为我们发家致富的聚宝盆了。 合作社的社长姜世忠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