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生态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义乌:演绎“鸡毛飞上天”的传奇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23日讯(浙江卫视记者贾佳 赵奕 孙汉辰 许勤 义乌台 衢州台)今年是中...…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23日讯(浙江卫视记者贾佳 赵奕 孙汉辰 许勤 义乌台 衢州台)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今天起,浙江卫视推出《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聚焦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老典型,挖掘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新时代改革特色的新典型。

义乌地处浙中盆地,40年前,它还是一个三面环山、交通不便、人多地少的传统农业县。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片曾经荒芜贫瘠的土地,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一起来翻开40年义乌改革开放之路,看看这里是如何演绎“鸡毛飞上天”的传奇。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已经做了20多年围巾生意的何美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球的客商。何美华说:“今年生意好,外贸生意特别好,客户一带一路国家特别多,义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一个明星。”

看样、下单、发货,与何美华一样,每天义乌国际商贸城内7.5万个商铺的经营户们都做着同样的事,将180多万种商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仅今年一季度,这里就实现交易额910亿元,同比增长12.8%。

在这个堪称“巨无霸”的小商品世界里,如果你每天逛8小时,每个商铺停留3分钟,走完整个商贸城,需要1年零5个月。

可在40年前,义乌满眼都是狭窄的街巷、低矮的木屋,还有一个个走街串巷、鸡毛换糖的身影。

历史转折点发生在1982年,那一年,当时的义乌县委领导在经过5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后,宣布开放小商品市场。

当时时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说:“我表了一个态,有错误、有责任、我负责,就算脱下来乌纱帽,我也不在乎,只要考虑人民的利益。”“常委都很好的,说我们集体决定的要集体负责。”

这个选址在湖清门的“稠城镇小百货市场”,让义乌第一次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说起第一次发放营业执照时的情景,当时在义乌工商局工作的楼子荣至今历历在目。楼子荣回忆道:“商户拿到营业执照说,这是政府发给我的营业执照啊,心里就放心了。 ”

随后,义乌提出具有超前发展理念的“兴商建县”战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商城集团的成立、“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的举办,义乌小商品市场也迎来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升级。到2001年,义乌小商品城已经发展为占地30万平方米,有3万个商铺的全国最大小商品城。 但快速发展的义乌,也面临尴尬:因为国有银行在义乌只能设县级支行,只有几百万元的授信权限,企业贷款难;因为义乌只有一个海关办事处,进出口通关却到金华海关去办……

义乌人不会忘记,习近平曾先后11次来义乌调研。正是在他的推动下,浙江启动了第四轮强县扩权试点,一次性赋予义乌13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量身定制的改革,让义乌插上了腾飞翅膀。 也就是从那时起,成松辉将目光投向了非洲的工艺品市场,一做就是10多年。  

“以前哪有这样子,以前是小打小闹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店主成松辉感慨道:“改革开放把这些客人带过来,就迫使我们把经营环境改变了,商品也多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

2017年,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外贸达到2300亿,占贸易总量的95%。如今的义乌,早已是世界的义乌。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0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

随着义乌多条“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开通,现在的义乌,越来越多的经营户,将眼光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一季度,义乌海关监管铁路集装箱7526标箱,同比增长31.2%。

义乌市委书记林毅表示:“义乌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一直以来坚持发展市场不动摇,一切围绕市场转,市场需要什么,政府就做什么。认真务实贯彻刚刚召开的省委对外开放大会,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出口、加大进口,把义乌建设成一个世界小商品之都。”

编辑:王鑫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shengtai/15637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