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1日讯(新蓝网记者 陈佳聿)10月1日早上8点30分,阳光明媚,国旗班的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地走在省政府广场上,手举钢枪、身着橄榄绿礼服、手戴白色手套、脚蹬黑色皮鞋,头顶上的警徽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闪光。 从省政府右侧通道走到旗台大理石台前,不多不少正好12个正步,每一步步幅75厘米,多一厘米不行,少一厘米也不行。8名国旗卫士分两排走到台阶旁,3名旗手列横队站立在旗杆下,将国旗固定后,随着国歌声起,刘鑫挥动右臂,“唰”的一声,利索漂亮地划出一道弧线。 今天(1日)是新中国69周岁的生日。清晨6点,为了今天的升旗仪式,刘鑫和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早早地就在宿舍楼下的操场集合了,“我们都是自发性的主动要求多练几遍站姿、正步走,说实话,心里真的还挺紧张的。”刘鑫说。 早在前一天晚上,他就把自己的礼服熨烫得整整齐齐,不留一点褶皱;白色手套也洗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污渍;皮鞋擦了一遍又一遍,不留一点灰尘。刘鑫告诉记者,升旗是神圣的,他必须以最饱满的姿态去迎接国庆。 “帅”的代价是付出 今年23岁,身高1.90米的刘鑫,已经在省政府当了4年的升旗手。可以说,做一名升旗手是刘鑫从小的梦想,“小时候每逢国庆节,我和家人就会坐在电视机前看阅兵典礼,那时候爸爸和爷爷就对我说,如果有一天你能站在那儿升旗那该有多好,从那时候就暗自下了一个目标,以后长大了我也要跟电视机里的那些人一样‘帅’。” 刘鑫新兵时期 年前,刘鑫刚刚入伍,身材高挑的他和其他两位新兵被国旗班班长一眼相中,共同参与升旗手的选拔,这对于刘鑫来说,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起初信心满满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长达半年之久的国旗班的魔鬼式训练不但枯燥乏味,而且苦不堪言,刘鑫忽然对自己能否胜任失去了信心。 “刘鑫当时直接哭着来找我,说要放弃,坚持不住了。” 国旗班班长林伟杰回忆,“我告诉他,作为一名旗手,作为一名排头兵,一定要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主动扛起这面旗。他也听进去了,回去思考了一下第二天就跟我说:‘班长,我调整好状态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班长对于自己的嘱托刘鑫铭记在心,从那以后,他开始加倍努力,为了脱颖而出,每天别人练6小时,他就练8小时;为了纠正“O型腿”,每天睡觉的时候刘鑫都用背包绳把自己的腿绑紧;为了纠正自己的驼背,干脆枕头也不用,连睡姿都是笔挺挺的。 平时班长林伟杰也会分享自己从前的训练时期,相比较而言,刘鑫觉得自己是幸运的。“班长以前也做过几年的国旗手,那会儿的通讯设施没有那么发达,手机的用途也就是打打电话,现在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看北京阅兵典礼的视频,以他们作为标准,分析自己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这样一边看一边自己纠正动作,成长起来特别快。” “今天早上6点的北京天安门升旗仪式我没有办法观看直播,一会儿拿到了手机我就要马上去看,我要学习他们的地方还有很多。” “升旗手的功力,就体现在这一转、一挂、一展。”刘鑫说,每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零失误”,背后却要经过千锤百炼。“我们每天训练前需要准备许多训练道具,比如十字架、砖头、水壶还有大头针等等。”为了造就挺拔的站姿和一致的队列动作,克服自身的毛病,训练时要在背上别上木制的十字架练腰杆,头领着砖块练站姿,用绳子定正步和摆臂,迎着太阳练不眨眼… 生命不息,梦想不止 半年的训练很快就过去了,刘鑫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赢得了这一场选拔。在这四年里,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刘鑫已经升了大约近2千次的国旗了,在别人看来,可能升旗这件事儿对于刘鑫来说已经很熟练了,但是他仍不松懈,每天仍旧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训练,只因为想走得更远。“担任升旗手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能够真正站在北京的阅兵仪式上,成为其中的一员,让家人能在电视上看到我,那是我最骄傲的事。祝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新蓝网-中国蓝新闻。) 编辑:季元恺
【我的国庆记忆】刘鑫:我是一名国旗班的升旗手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1日讯(新蓝网记者 陈佳聿)10月1日早上8点30分,阳光明媚,国旗班...…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kepu/17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