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6日讯(浙江卫视记者周文 张云洁报道)“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篇布局的大手笔、亲自开篇破题的大文章,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这些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地实施和续写“八八战略”,日益彰显出“八八战略”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力量。 今年是“八八战略”提出15周年,浙江卫视推出系列报道《一张蓝图绘到底 八八战略新答卷》,多路记者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走进热火朝天的产业平台和项目现场,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典型,全面展现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生动实践。今天的第一篇,关注如何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全面深化改革,记者蹲点被称为杭州政务服务“第一窗口”的钱江新城市民中心,记录改革历程,看“最多跑一次”给企业和老百姓来带什么样的新变化? “我觉得今天来还比较快的,几分钟就好了。”“不需再第二次跑过来,蛮好的,蛮人性化的。”“我要为杭州的便民措施多点几个赞。” 在企业项目审批区,一边是新设立的综合窗口,而另一边是原来的办事大厅,现在还保留着原先的电子大屏和柜台,最多的时候,16个部门的近40个窗口,企业要办事需要一家家跑,分头递交材料,经过“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后,窗口已经变成了后台,而新设的综合受理窗口,企业只要在这里一窗搞定所有事情。 一个窗口统一收件,统一出件。在综合窗口,平均一个事项的受理时间大多不超过5分钟。走进审批中心的后台,这里15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项目审批涉及到的图纸、数据随时调取。从原来的十几个部门逐个审批,到四个阶段同时审批,平均每个项目的审批效率提高六个月以上。“让部门更加协同,方便企业办事。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也落实‘八八战略’提到的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创造更好的环境的工作要求。”杭州市审管办审批管理处处长郑亮说。 然而,高效的政府服务、良好的营商环境,并非一蹴而就。吕圣祥曾参与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筹建,他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各地引进好项目的力度都在加大。而在中心成立之初,杭州的优势并不凸显,项目要落地,老百姓要办事,大家反映最大的还是各项审批的效率。 2003年,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明确要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以改革为发展破题,杭州要有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自身改革,必须先提速。2005年,杭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近30个涉企部门,集中办公。吕圣祥至今还保存着“杭州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首期培训班500多人的大合影。从各部门抽调年轻干部为企业跑腿,这在当时还是新鲜事。“领导干部也会产生一些焦虑,想改革又怕承担改革风险。但在‘八八战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理念的指导下,这些改革举措能够真正地实现。”吕圣祥笑着说道。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各项改革新政纷纷落地,杭州市行政审批中心几度扩容,建立起投资项目、工商注册、企业经贸审批“一站式”服务。 2009年,杭州在钱江新城最核心的区块成立市民之家,首批遴选25个部门入驻,项目一站式审批的同时,老百姓办事也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把这么多部门集中在一起,为老百姓服务,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这也是‘八八战略’中提到的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真正能够体现市民之家成立的初衷——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实事。”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秘书处处长,时任“市民之家”主任贾继芳说。 部门集中,“一站”办理,市民之家成立之初,每天办事的群众一度突破7000人,当时负责不动产办理的党晓荣最先感受到了压力。贾继芳说,群众来办事,要取三次号、排三次队,然后再受理、再审核,同时又要提交三套资料。 部门各自为政,信息不共享,让政府提升办事效率碰到天花板。体制机制的改革如何再提速?2016年底,浙江在全国率先推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杭州把老百姓意见最多的不动产登记,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突破口。 在党晓荣的办公室里,一叠清单,记录着整合的艰辛。为了实现一张证跑一次,不同部门需要放下各自利益,按照统一标准,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当时仅收件清单这一项,国土、房管、地税三个职能部门的讨论就不下40次。 目前,杭州59个部门,290亿条信息实现共享。9593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7.1%。不动产登记全流程60分钟领证、全国最快;290多个公民个人事项,仅凭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办理,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势,让项目落地跑起来,经济发展快起来,老百姓的大拇指竖起来。 编辑:杨飞婷
(一张蓝图绘到底 “八八战略”新答卷)杭州市民中心:“最多跑一次” 跑出改革加速度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6日讯(浙江卫视记者周文 张云洁报道)“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kepu/15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