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科技

我国远洋渔船三成来自山东 将建海域远洋渔业基地

本报威海4月23日讯(记者 陶相银 林丹丹) 23日下午,山东省远洋渔业工作座谈会在威海举行。目前,...…

我国远洋渔船三成来自山东 将建海域远洋渔业基地

本报威海423(记者 陶相银 林丹丹) 23日下午,山东省远洋渔业工作座谈会在威海举行。目前,山东省从事远洋渔业的渔船有608,占全国的28%,其中威海有521,远洋作业海域已遍布三大洋。今后,山东省的远洋渔业将开拓海外新渔船、建设海域远洋渔业基地,有计划地引导捕捞渔船“走出去”。

截至目前,山东省具有农业部远洋渔业资格的企业有22,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经农业部批准从事远洋渔业生产的渔船608,占全国的28%,数量、总功率、总吨位均居全国首位。作业海域也已扩大到斐济、印尼、阿根廷等十几个国家的管辖海域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2011,我省远洋渔业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12.7万吨、19.3亿元。

今年3月份,我省的20艘大型专业鱿鱼钓船、4艘常温金枪鱼钓船和2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已经获得农业部批准,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4月上旬,又有11家渔业企业的65艘远洋渔船建设项目报农业部待批。

今后,山东省将鼓励从单一入渔捕捞,转向与入渔国开展在水产养殖、冷藏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加大对远洋渔业的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并购、代理等方式收编小企业。在开拓新项目方面,将适当扩大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鱿鱼钓规模;建设斐济金枪鱼项目,并拓展周边渔场;推进印尼、斯里兰卡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库克群岛海域金枪鱼资源探捕项目;争取启动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等新渔场、新鱼种的开发。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keji/3105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