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30日讯(新蓝网记者 余丽燕)今天(30日)上午,本端记者从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将构建县乡“医共体”,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张平介绍了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要任务。 整合县乡资源,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实施集团管理、整体运营和连续服务,成为“一家人”。鼓励社会办医参与,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每个医共体成立统一的医疗质量、人力资源、财务和后勤等业务管理中心,实施统一的药品、耗材和设备等集中采购。县乡医务人员实行统一招聘、集中培训和岗位管理,落实医务人员“县招乡用”政策,破解基层招不进、留不住人的难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分类分项核算后拨付医共体,由医共体合理使用。 落实简政放权,激发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活力。 建立由县级党委、政府牵头组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医共体管委会,落实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医共体内唯一法定代表人的治理架构。制定评价考核体系,把县域就诊率、医疗质量安全、医保基金使用绩效、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等作为核心指标。 资料图片 强化“三医”联动,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以医共体为单位设立唯一采购账户,鼓励跨医共体跨区域联合采购,降低药品价格;统一县乡用药目录,实施慢病长处方,促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将压缩的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用量,用于提升医疗技术劳务价格,优化医药费用结构,减轻群众医药负担。 坚持重心下移,提升群众身边的医疗服务能力。 开展县级强院建设,实现大病不出县,强化乡镇卫生院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中医药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小病不出乡。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并与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衔接,形成系统、连续、有序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统一的医共体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资源调配、业务经营、质量评价、效益分析等数字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降低运行成本。 资料图片 新闻背景: 县域医共体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紧密型医疗集团。2017年9月,我省在“双下沉、两提升”基础上,在每个市各选择1个县(市、区)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11个县(市、区)的39家县级医院、170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整合成27个医共体,实施集团化运营,打开了机构“围墙”、贯通了服务“链条”,提升了基层能力、收获了群众口碑。 今年9月20日,省委、省政府在德清召开全省医共体现场推进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强烈的改革担当精神,高标准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努力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走在前列。会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政策意见,标志着我省医共体建设转入全面推进阶段。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新蓝网-中国蓝新闻。) 编辑:陈颖
浙江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0月30日讯(新蓝网记者 余丽燕)今天(30日)上午,本端记者从全面推进县...…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keji/15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