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经济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保护鸟类与中华鲟 上海崇明要建世界级生态岛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13日讯(记者 俞笛)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13日讯(记者 俞笛)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开始,长江经过6397公里浩浩荡荡的奔流,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在长江口外浅海,经年累月之后形成了崇明岛。8月11日,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跟随“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上海崇明岛。

保护湿地 是上海崇明对候鸟的承诺

纪录片《迁徙的鸟》中有一句话: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经历了危机重重,只为一个目的——生存。从全球来看,上海崇明是著名的“候鸟天堂”,是候鸟生存之路上的一个栖息之所。崇明东滩湿地处于全球鸟类八大迁徙路线的“东亚-澳大利亚”路线中段,每年在东滩湿地栖息或过境的候鸟超过100万只次。

崇明东滩湿地

“像二级保护的黑嘴鸥,每年三、四月会到我们这里来繁殖,再到九、十月份小鸟羽翼丰满的时候再飞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钮栋梁告诉记者,保护区以鸻鹬类、雁鸭类、鹭类、鸥类、鹤类5类鸟类类群作为代表性物种的迁徙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历年共记录到各种鸟类29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5种。

在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黑嘴鸥

“其实东滩也有过一段‘困难’的时候,互花米草这个外来生物让我们很头疼,它在美国东海岸只能长到三四十厘米,在我们这里能有两三米高。”钮栋梁说,上世纪90年代,为充分利用长江上游泥沙资源,崇明东滩引进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但互花米草的迅速扩散和快速生长改变了当地植物群落结构,对鸟类食源地构成了威胁,致使鸟类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严重威胁鸟类的栖息。为此,上海启动了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控制互花米草生长扩张并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维持和扩大鸟类种群,改善崇明东滩湿地质量。2017年,保护区内水鸟种群数量显著增加,达到69451只次。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 钮栋梁

崇明岛候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对归来的承诺。除了生态修复,保护区内野外巡护和执法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鸟也有‘朋友圈’,我们生态好起来了,越来越多的鸟都到我们这里来。鸟进人退,这片湿地是鸟类的,除了正常的巡逻保护和监测,我们尽量不打扰它们。希望‘候鸟’迁徙以后,还会回到这里。”钮栋梁说,保护湿地,是崇明对候鸟的承诺。

每年放流一百多尾 这里是中华鲟的“幼儿园”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这一河口生态系统为长江洄游鱼类在江海之间洄游中对盐度变化的适应以及产卵、索饵育肥提供场所,是长江口重要的自然资源遗产库。“中华鲟就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鱼类,与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白垩纪的恐龙同时代。”来到同样位于崇明岛的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刘健告诉记者,目前中华鲟自然种群逐渐衰退,自然繁殖出现不连续趋势,已到达难以维系的境况,“长江里有些鱼还没来得及列入保护动物就灭绝了,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中华鲟物种将很快走向灭绝。”

与鲟共舞

据了解,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2年,总面积约696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华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生态环境。“我们这里是中华鲟唯一的‘幼儿园’,特有的‘待产房’,又是重要的‘产后护理场所’。”刘健说,保护区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的、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同时又最易受到侵害的天然集中栖息场所,具有唯一、特有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这里是幼鲟进入大海的最后一站,2014年我们监测到中华鲟已经没产卵了,但是15年我们监测到很多幼鲟,说明中华鲟又回来产卵了,它们可能在宜昌江段产卵。”

抢救中华鲟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 刘健

“我们这里还是中华鲟的‘120’。包括浙江的、安徽的甚至有山东的渔民,要是误捕到了中华鲟,就会给我们打电话。还有要是哪里发现有中华鲟受伤了,都会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救治。我们会给中华鲟做B超,做血液检测……”刘健告诉记者,目前在保护区生活的中华鲟有千余尾,一般来说,中华鲟的寿命在40年左右,保护区的中华鲟多数已生活了10年左右,达到了“青年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野生生存环境驯养,即可放归大自然。“人工繁育的也好,抢救的也好,我们这里每年要放出去一百多条大的中华鲟,最大的有三四米。”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成长春

在参观完东滩湿地和中华鲟保护区后,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为崇明点了赞:“不管是东滩湿地还是中华鲟保护区,都对保护物种下了很大力气。这不仅仅是对崇明岛物种的保护,这也对我们整个长江流域的物种保护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记者了解到,根据《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到2035年,崇明将基本实现具有全球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

编辑:杨飞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jingji/17727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