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时光交叠,活字印刷术似乎从生活中消失不见,成为博物馆或者书本间的历史痕迹。
但是近日,温州瑞安人将木活字印刷的字体库“搬到”了Word上,以后,大家就有可能在Word字体库里使用“东源木活字”字体库啦!
这套字体有什么特殊? 源于传承800多年的木活字印刷术 敲几下键盘,一套“老宋体”字样的繁体字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横细竖粗,方正美观,这套新字体就来自“东源木活字”字体库。 如此便捷的背后是瑞安首个木活字字库的产生。近日,东源木活字雕刻老宋体正式拿到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近日,东源木活字雕刻老宋体正式拿到国家版权局颁发的作品登记证书。 这个“东源木活字”的字体有什么神奇呢?它来自于传承800多年的木活字印刷术。 东源木活字全称是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它的名字来源于浙南飞云江畔的一个静谧山村——瑞安市平阳坑村东源村。 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源于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套传承古法的印刷技艺完整再现了中国古代活字印刷的传统工艺,迄今已传承了800多年,具有极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堪称远古印刷术的“活化石”。 2008年6月,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1月15日,以瑞安东源村为主题进行申报的“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正在世界上得到认可。 “这套字体是木活字印刷术的见证,延续了800多年,是用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老宋体’刻下来,印刷到纸上再扫描,最后由字库师转换到电脑的字体库。” 瑞安市东源活字印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法炉告诉钱报记者,这套字体是全国独一无二,字库里都是古老的繁体字,排版方正美观。 古老印刷字转换成电脑字 光制作就花了五年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会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老师傅们年纪都大了,愿意学习这项印刷术的新人也很少,所以我们想要保存这种字体,把它转化为电脑上的字体库,永久地保存下来。”王法炉感慨。 技艺纯熟的代表性传人逐渐老去,但后继乏人的窘境也让它的传承和保护之路更加艰难。 正因为如此,要将木活字的字体永久保存,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2013年,瑞安市东源活字印刷有限公司成立,开始谋划制作木活字字库,希望将木活字的字体通过字库的形式保存下来。不过,字库制作工程量浩大,费时长,花销巨大,这一计划被搁置下来。 到了2015年,瑞安市活字印刷协会50多名会员自愿出资,筹得了字库制作的启动资金。 目前,“东源木活字”字库存有13300多字,这些字全是由一位技艺精湛的老师傅雕刻完成。 王法炉介绍,这些字都是繁体字,从《辞海》抄录后,由专业的师傅按木活字印刷术传统技艺制作至纸上,再由专业的字库制作人员制作至电脑上。从制作到完成,至今已花费了5个年头。 “传统的木活字制作流程有10多道工序,这些字都是老师傅一个字一个字刻到出来再转化的,所以花了这么多时间。”王法炉告诉记者,木板上的字是反着刻的,这样印刷出来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 “制作这个字体库,花费最多的是刻字的时间,师傅每天最多才能刻几十个字,如果他中途承接了制作族谱的业务,就会把刻字的事情搁置一段时间。” “以修族谱闻名的东源木活字师傅们,如今,只需要敲几下键盘,原来需要用传统工艺好几个月才能完成的族谱,现在用字库就能输入电脑直接打印,大大节省了时间。”说着,打开王法炉的电脑文档,在字体选择栏里已经出现了“Dong_Yuan_Muhuozi”选项,通过输入法就能打出老宋体字体。 “老宋体就是繁体字,但现在大多数年轻人认识不了几个繁体字,也不会用,我们计划将来用传统木活字印刷方式制作老宋体的简体字库。”他说,虽然字库已经制作完成,但仍需一段时间运行和完善,所以暂时不会对外公开,目前只在公司内部使用。 编辑:周凡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