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五月的杭州湾,大潮奔流,天高云淡。 海天之间,杭州湾跨海大桥勾勒出一道优美弧线,一如时光的画笔,雕刻出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大湾区蓝图。 通车十年间,数以亿计的汽车从这座七彩大桥上驶过,当曾经遥遥相望的杭州湾两岸紧紧相连,一座座产业新城拔地而起的时候,透出的不仅仅是浙江主动融入长三角的雄心壮志,更是浙江着眼未来的远见卓识。 如果说,一座大桥改变区域格局,那么,一个伟大的战略将引领时代前行! 【解说】 时光回溯,盛夏钱塘。2003年7月10日,省人民大会堂,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在这里举行。 这是一次必将载入史册的大会。当时,进入新世纪的浙江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 从全球看,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从全国看,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从自身看,浙江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先发优势不再,资源约束加剧,发展局限开始凸现。 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世纪之问期待浙江的思考和回答。 而就在这次省委全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首次系统提出“八八战略”——发挥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推进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 【同期声】习近平 “八八战略”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基本上涵盖了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为它本身就是浙江广大干部群众集思广益的产物,获得了全省上下的广泛支持,形成了共识。这也是我们省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改革部署。 【解说】 习近平曾这样阐述“八八战略”:第一个“八”所指的“八个优势”,并非单纯指已经体现出来的优势。具体而言,是将已经显现出来的体制机制、生态文化等优势进一步发挥好;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对于一些劣势,要通过努力转化为优势,或者避开劣势。第二个“八”是指八个方面的举措,是针对进一步发挥、培育和转化优势提出的。通过实施这些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 【同期声】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王伟光 可以说“八八战略”是对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思考和高度概括。“八个优势”是对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区位优势的概括和凝炼,“八项举措”是对浙江向更高目标、更大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指向。 【解说】 从此,“八八战略”为浙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从此,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十五年来,浙江一路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跨越。 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打出发展新境界,城乡收入差距在各省区最小、农民人均纯收入获省区“33连冠”、全面小康实现水平全国省区最高,正以实现“两个高水平”的优异成绩,向着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 如今,当我们重新回望“八八战略”出台的历史过程,对浙江发展的巨大推动时,领略到的是一位领袖对时势的高瞻远瞩、对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对人民的赤子之情。 【解说】 这是一份当年省委主要领导调研的记录,它记录下了习近平初到浙江时的足迹: 2002年10月12日,刚调任浙江,习近平就开启了马不停蹄的调研之旅:10月下旬到嘉兴;11月分别在丽水、杭州调研;12月跑了6个地方,第一趟去湖州,第二趟连续去了沿海的宁波、台州和温州,第三趟是去金华和衢州;2003年新年刚过,马上又到舟山、绍兴两地。 【同期声】习近平 调研使我们加快了解浙江的省情。勤能补拙,认知论就是不断地去吸收这个新的信息,增大信息,最后在这个更多地占有信息这样的基础上,使我们的感性认识由量变到质变。 【解说】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这是习近平常说的一句话。2004年2月5日,是习近平在浙江任职的一年三个月零二十天,就在这一天,他的足迹已遍及全省11个市及所有的90个县(市、区)。 【解说】 初到浙江,习近平的几次调研活动都选择了相对欠发达的山区。 从杭州坐3个多小时的车到淳安,又坐了60多公里颠簸的“搓板路”,再换半小时的轮渡,还要绕100多个盘山弯道。这是2003年4月24日,习近平第一次到下姜村所走的路。 那时候的下姜村,村民们住的是毛坯房,村道都是泥巴路。很多人家院坝里养着猪,污水到处流。无节制的滥砍滥伐,让村子周围6000多亩山林成了“瘌痢头”山。 【字幕】浙江淳安县下姜村 【解说】 时任下姜村党支部书记姜银祥清楚地记得,调研结束后,习近平召集村干部到简陋的村委会办公室开会。 【同期声】时任浙江淳安县下姜村党支部书记 姜银祥 我打开笔记本,我说尊敬的习近平书记。这还没说完,习近平书记他说,农村干部汇报,就不要用稿子了。你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后来我就放开讲了,我向习近平书记提出来,我们下姜村要开始建沼气。他说,这个项目好,这个项目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他说)要给青山戴个帽,生产要发展,生态环境一定要保护好。 【解说】 一口沼气池,恢复了郁郁山林、碧水潺潺。以此为开端,习近平先后四次来到下姜村,指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十五年一路走来,下姜村村美民富,绿水青山成了最宝贵的财富。 【解说】 产业不兴,环境不美。下姜村当时的困境正是浙江山区的缩影。 在浙江的地图上,如果用直线将临安清凉峰镇和苍南大渔镇连接起来,出现的是一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分割线——“清大线”。直线西南侧,群山绵延,包括丽水、衢州全境以及杭州建德、淳安,温州苍南、泰顺等县市的部分区域,都是十几年前浙江发展相对落后地区。 山,成为全面小康必须跨越的障碍。 刚到浙江工作不久,习近平就提出,尽早安排到丽水看一看。 2002年11月25日,正在丽水景宁调研的习近平与当地干部进行了座谈。当时的景宁对于发展来钱快的工业,还是来钱慢的旅游业,刚刚经历了3个月的大讨论,思想并不统一。 【同期声】浙江景宁县政协原主席 彭岳舜 在调研的会上,总书记说了,他讲景宁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景宁的生态优势不能丢,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生态换取利益。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树立了信心,给我们增加了勇气,给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字幕】浙江磐安县玉山古茶场 【解说】 得知金华磐安玉山古茶场是集茶叶生产、交易及茶文化内涵于一体的茶场遗址,见证了古代山区经济的发展,习近平特地来这里调研,他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取情况介绍。在仔细查看千年古茶场的修复规划后,他要求保护开发好古茶场。 【同期声】时任浙江磐安县玉山镇党委书记 孔令维 当时总书记就是在这里,一边品茶,一边听取古茶场历史沿革的介绍,关切询问古茶场的修缮情况。他很高兴地对我们说,这里的茶叶很好,水有点甜,嘱咐我们要发掘这里的茶叶文化,要保护好玉山古茶场,在保护当中利用,在开发当中弘扬,要把这里的茶叶优势、文化优势和生态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解说】 把绿色发展作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习近平深刻总结了浙江生态建设的“现有优势”和“潜在优势”,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这成为“八八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山成为优势,一切豁然开朗! 【解说】 初夏时节,走进安吉余村,竹林摇曳,绿水潺潺。 余村百姓不会忘记,就是在这间会议室里,习近平对余村关闭矿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同期声】习近平 一定不要说再去想走老路,还是要迷恋着过去的发展模式。刚才你们讲了,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个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解说】 思想的力量,总能穿透迷雾,标定前行的方向。 前行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原因何在?根本在于过往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而对这种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还不能摆脱。 如果说对绿色发展的思考,让浙江未来避免走上一条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那么,对如何开放发展的思考,给浙江未来指明的则是一条走向海洋、陆海联动的“蔚蓝之路”。 【解说】 向东是大海! 浙江自古因水而名,由水而兴。6696公里海岸线,位居全国第一。凭海临风,可以极目未来。 从同样沿海的福建调任浙江,习近平对海洋早已有了充分的思考。一到浙江,他就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海上!” 舟山人至今难以忘记一个温暖的细节——2003年1月,习近平第一次到舟山调研就考察了连岛大桥一期工程。这座舟山老百姓口中的“发展桥”“惠民桥”,正是在习近平的果断决策和积极推动下,从小规模建设上升为全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同期声】习近平 大桥要尽早定位,定位要科学决策。不同专家和不同部门组织论证,最后什么结论,我们的行政决策要根据这个决策。 【解说】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轨迹明显,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 站在舟山,习近平放眼的是浩瀚的海洋。以舟山为起点,习近平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先后跑了18个沿海县(市、区),并在2003年8月18日主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拉开了浙江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序幕。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系统阐述了他对海洋经济的思考,“发展海洋经济不能就海洋论海洋”“加强陆域和海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实现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陆海联动的动员令,加速了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洞头半岛工程等陆海联动工程的推进。从此,走向蓝海成为浙江的战略选择,它不仅为浙江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更让浙江勇立在世界经济的潮头,始终放眼远眺。 【解说】 从舟山往西,沿着钱塘江回溯,一座更加雄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迎风踏浪而立。 这又是一座习近平力推之下建成的大桥。 曾几何时,隔着大潮奔涌的杭州湾,东方明珠上海与东海明珠宁波遥遥相望,上海港与宁波港宛如长江经济带的一双“龙眼”。 从开工到建成,习近平先后6次视察杭州湾跨海大桥,并亲自出席大桥奠基仪式,他指出,“我们即将迎来大桥经济、大桥时代,开工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举足轻重”。 在习近平身体力行、持续关心下,2008年5月1日,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大桥两岸的发展格局由此改变。 【解说】 如果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架起了接轨上海的有形之桥,那么长三角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架起的则是一条机制合作的无形之桥。 刚到浙江,习近平就多次强调要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长三角。在马不停蹄地跑遍杭嘉湖三地,经过充分调研谋划之后,“接轨上海,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谋划付诸行动。这是着眼全国开放大局,深化浙江开放理念的一个重大举措。 2003年3月21日,习近平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一行60多人前往上海,开启了对上海、江苏的学习考察之旅。从此,长三角区域合作骤然升温,长三角地区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由此产生。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长三角合作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期声】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韩保江 (当时)通过省内支持浙江经济发展的可用资源、可用环境的空间并不大。因此浙江经济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要眼睛向外。首先你要面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同时三角洲地区向全国拓展,甚至浙江经济还要考虑全球市场。总书记提出立足浙江,或者跳出浙江看浙江,甚至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这种思想,我觉得充分体现了他这种开阔的胸怀。 【解说】 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在开放发展中,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解决内外联动问题。这是“八八战略”的回答。而对于如何解决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思考同样深邃。 作为一个陆域小省,浙江人均耕地面积0.54亩,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土地等资源要素的稀缺成为浙江发展绕不开的瓶颈。 进入新世纪,浙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草根起家的块状经济,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弊端浮出水面,电荒、水荒、用工荒,红灯频频亮起;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不断冲击着走出去的浙江企业。 习近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况。2002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一结束,习近平就奔赴宁波、台州、温州调研,民营经济如何转型升级是这次调研的重要主题。 在正泰集团,副总裁吴炳池至今清楚地记得,习近平来到正泰调研时,对企业研发的第一台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加赞赏。 【同期声】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炳池 当时总书记就站在这边,我在他的身后,(他)整整看了五六分钟,说我们正泰机器代人做得非常好。我听了以后很受鼓舞,非常振奋! 【解说】 在习近平的鼓励下,三个月后,正泰开始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先后投入200多亿元,成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线。习近平专门发来了贺信。 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习近平在深入调研浙江民营经济现状、深刻洞察民营经济未来的基础上,开出的一剂良方。他指出,“先进制造业基地绝不是低附加值产业的集聚地,更不是中低档次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的主体,必须是高附加值的产业。” 【同期声】习近平 发展到这个态势,一定要找自己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忧患意识,你才能够继续发展。我们还是要像过去一样,不争论,允许闯、允许试,敢于闯、敢于试。 【解说】 勇于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需要领导者的智慧,更需要领导者的勇气和担当。 【解说】 从山到海,从城到乡,从村到企,从人到精神,在一次次深入的调查研究中,一张宏伟的蓝图越来越清晰。在说到“八八战略”出台的过程时,习近平曾经这样说过:“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 而就在跑遍、跑深、跑透中,一种“勇于直面矛盾”的改革担当,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担当,一种“做人民群众贴心人”的为民担当油然而生。 【同期声】中共中央政研室原副主任 郑新立 “八八战略”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运用到浙江实际的结果。既包括经济,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所以它是一个全面改革发展的战略。这跟中央后来提出的“四个全面”和新发展理念都是一脉相通的,为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出了实践和理论的准备。 【解说】 十五年后,当我们从时间与空间标注的方位回望浙江,“八八战略”这一事关浙江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开启浙江发展全新境界的重大战略的时候,深深地记住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浙江时说的一句话,“八八战略”和“四个全面”在精神上是契合的。 十五年来,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一路走来,浙江城乡差距更小、生态环境更优、人文环境更好,让人幸福; 一路走来,浙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转型升级组合拳,催人奋进; 一路走来,浙江拥抱大海、联动山区,绿色发展走上康庄大道,给人启示; 一路走来,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人民更加安康,让人期待。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如今的浙江正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以奋斗者、排头兵的气概书写同世界交融发展的美好画卷,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走向世界、开辟未来! 相关新闻:
三集政论纪录片《“八八战略”15年》第一集《萌发》
【解说】五月的杭州湾,大潮奔流,天高云淡。海天之间,杭州湾跨海大桥勾勒出一道优美弧线,一如时光的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