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经济

定了!杭州之江新城这样建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6日讯(记者 朱惠子 通讯员 高静玮)7月16日上午,之江新城建设动员...…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6日讯(记者 朱惠子 通讯员 高静玮)7月16日上午,之江新城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杭州人民依山傍水的之江新城梦加快步伐照进现实。

“一个中心、三条轴线” 之江变区为城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依据《之江新城规划编制两年行动计划(2018-2019)》,之江新城不再是主城区边缘一隅,而是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实现“建区向造城”的转型,使之江新城在杭州拥江发展战略中实现从主动融入到全面引领的蜕变。

之江新城还将打造“一个中心、三条轴线”的大空间骨架结构。

一个中心:之江新城的中心是新城的标志所在,建议之江大桥桥头堡位置(包括原水晶城二、三期地块)适当向西延伸(之江医院边桕联区块、320国道北侧原规划污水厂地块以及市农科院区块)。

三条轴线(一横两纵):以320国道一横和沿江、沿山两纵作为之江新城的三条主要城市发展及景观轴线。

之江新城将高起点编制好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单元控规、城市设计、产业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2018年6月底前完成《之江地区概念规划》和《之江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沿江区块城市设计)。2019年前,之江新城总体发展规划全面落地,发展理念得到全面实施。

夯实基础,之江新城实施150个基础设施项目

之江新城将实施"45150"专项行动。

"4":实施提升道路交通体系、优化河道水利设施、完善排水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养机制四项举措;

"5" :推进轨道交通相关工程、道路建设整治工程、河道设施建设工程、排水设施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五大工程;

"150":实施150个基础设施项目。

2018年12月前,首批项目全面开工;2022年完成之江地区基础设施提升目标。

推进轨道交通:加快轨道交通6号线与杭富城际线建设,全力争取地铁四期网络进一步向新城扩展。

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四纵五横”〔四纵:沿江大道(东部沿江段)、紫之隧道--之浦路--四号浦路、留泗路--朱泗路--铜鉴湖大道、长埭路--灵龙路。五横:军师路--沿江大道(南部沿江段)、小江路--袁富路、袁浦路、320国道一线、之江路--镇北路〕。加快实施杭富城际线附属配套工程(之江段)、之浦路三期等重大工程。

提升路网品质:重点抓好江涵路、碧波路等道路的整体翻建改造。

提升配套管网:重点实施铜鉴湖防洪排涝调蓄工程、之江净水厂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淀山浦、团结浦等项目,确保之江净水厂2020年底前投入使用。

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五年投1000亿

放大“旅游+”、“文化+”、数字经济辐射带动效应,着力构建“3+N”特色产业体系。2018-2022年,5年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以上,以“旅游+”“文化+”“数字经济”三大产业为核心,每年安排重大产业建设项目10个以上,当年完成总投资200亿元以上,通过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加快打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用好之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字招牌,以钱塘江生态岸线、铜鉴湖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乡村民宿、健康养生等产业。发挥龙坞茶镇等平台作用,努力打造中国第一茶镇。

文化产业:助推浙江文化中心及“四馆”建设,加快之江国际影视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重大文化项目落地。规划建设艺创街区(走廊)。

数字经济产业:以云栖小镇为支撑,推进阿里飞天园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重大项目落地,全力打造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群。依托双浦新区产业平台,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编辑:季元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ceanol.com/jingji/147725.html
返回顶部